2019年4月,在种种原因下我填了赴美活动交流盛情表,接下来就是进入了漫长的等待中,在此之间的层层坎坷与酸甜苦辣在上飞机启程的一瞬间全部转换成激动与兴奋。看那窗外蔚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彩,透过窗户,我仿佛已经看到了我“梦的国度”。心里默默的说:你看,只要你勇于迈出了第一步,那就是离你的成功近了一大步,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20岁的你就该拿出这个年纪本就具备的闯劲和热情。结果随缘,就是要享受当下拼搏的过程!
北京8月3号晚上19:35,我坐上了从广州白云机场飞往美国纽约肯尼迪机场的波音777飞机,第一次坐飞机就是坐的国际航班,在国际航班上享受着远超国内航班的空中服务,美味的空勤灶,窗户外面今生第一次见到的空中盛景,纵然睡意万分,但依然无法入眠,和刘一齐一起品尝了几乎所有的饮品,喝了白葡萄酒,红葡萄酒,吃了贼好吃的大肉包子。。。。。。15个小时后我们抵达了JFK机场,机窗外灯火闪烁的New York City,仿佛一条身披金鳞的巨龙盘旋之下。
冷冽的细雨飘打我们一个个兴奋的脸庞,谁会去在意自己的衣物是否易被淋湿?满眼尽是星星般绚烂的光。等了一会,橙黄色的school bus匆匆赶来,将我们接去未来1个月的定居之所。伴着细雨和充足的冷气,我们正式开始为期一月的America Learning Tour。学生公寓的床是真滴软,公寓里有烤箱,有微波炉,有冰箱,可以自己烹饪做饭,真是太奈斯了。
来了圣约翰,真的被这个校园迷住了,太漂亮了,一个个建筑,就像艺术品,这个校园本身就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景点。大家疯狂的拍照,合影。克瑞丝蒂娜给我们进行了学前动员和注意事项培训.Dr.chen也带我们参观了他的实验室,几百万美金的实验室果然就是不一样,能感觉到浓厚的学习氛围。Dining Hall的早饭自助餐,法学院的Turkey burger,然而连吃半个月,也有点腻。校园里的松鼠和鸽子是真滴胆大,一点都不怕生人。
说完学习,不得不说学校给我们安排的Visiting简直太贴心了。让我领略到属于美国的文化气息与风土人情。让我们在美国度过的每一天回想起来都是美好的回忆。
第一天我们就去了充满亲切感的Flushing(法拉盛),那里是一个华人聚集区,走在路上都能听到熟悉的中文。第三天的Corona Park,让我笃定,我们与美国的雨有着说不清的缘分,刚来时的细雨可能不足以体现NYC对我们到来的热情吧,这不,第三天就让我们遇上了台风的暴雨,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NYC对我们的欢迎。也第一次见到什么叫打着伞也能把自己淋的透透彻彻。每个人都没躲过,最后直接放开了,在雨中“尽情”的奔跑,为的是赶紧回宿舍换上干净的衣服。通过这次的暴雨,也让我们团队从本不太熟悉到熟悉对方,也是一次珍贵的回忆。Jeff哥感慨到,“这钱不好挣”哇。
第一周的周末我们就联逛了美国最经典的三大必去之处,Circle Line Cruise,环线之旅让我们一睹自由女神像的容颜,同时突如其来的阵雨也加快了那次游行的进程。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就是一本超大的科普书,里面林林总总的景色让我陶醉其中,感悟生命的伟大和宇宙的奥妙。当然更少不了梦想以往的帝国大厦,近百层的大厦让我望而却步,在如此寸土寸金的曼哈顿,这么高的建筑当时是如何建成的呢,不仅让我心中增加了对设计师及其建筑工人的敬佩。登上帝国大厦的顶楼,整个曼哈顿仿佛尽收眼底,云彩也仿佛触手可及。吹着凉凉的微风,闭眼倚靠在栏杆上,享受着外界来着孩子们的喧闹和心中渐渐荡起的涟漪。不禁脱口而出:快哉快哉。
从地铁中一出来,曼哈顿遮天蔽日的高楼着实的震撼到了我,抬头仰
望不失为一个感受庄严厚重的好方法,但是时间久了会有一种压迫感涌上心头,那何不登高望远去望长天一色呢?帝国大厦和洛克菲勒中心便是一个绝佳的曼哈顿观景台。
穿过幽暗的帝国大厦历史长廊,我们终于登上了这座1931年建成的纽约地标的顶端,揭开了曼哈顿神秘的面纱,此时整个曼哈顿尽收眼底,甚至是哈德逊河口的自由女神像也能远远望到。在视野的尽头是美丽的蓝色弧线,视觉印证了地球球形的事实。
纽约太阳好像每天都不舍离去这座城市,八点才给这里的人民留下日暮黄昏。此时曼哈顿却响起了不夜的号角,用橙黄色的灯光照亮了夜空,刺激兴奋着每一个人的交感神经。
曾经高中历史课本里的“911事件”可能是当时被记录进的最新的历史事件,当时历史老师感慨:“曾经经历过的事件被记入历史书总有种怪怪的感觉。”当我们走近纪念馆前由双子塔的遗址改建的方形瀑布“倒映虚空”时,一种沉重感扑面而来。四周黑色大理石板上刻满了受害者的姓名,他们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我想更是守护和平的卫士。来到纪念馆,在大厅墙上的一句话引人深思“no day shall erase you from the memory of time”。“911”事件不仅仅是美国的痛,更是世界之痛,和平之痛。我们希望2998名遇难者安息,祝愿世界和平。
让我亲眼看到曼哈顿落日的是洛克菲勒中心,虽然和帝国大厦看到的景象差不多,但领悟到的内容却不同。洛克菲勒中心是一个由19栋商业大楼组成的建筑群,各大楼底层是相通的。它共占了三个街区,是美国的国家历史地标,也是全世界最大是私人拥有的建筑群。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大都会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卢浮宫,大英博物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齐名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买上门票,将标签贴于胸前,租上一个解说机,世界文化艺术探索之旅就开始了。在这里,同学们领略了包括中国,埃及等世界古国的历史遗产,西方雕塑艺术,世界绘画艺术,音乐艺术等等,可谓收获颇丰。
都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真不错。在异国他乡遇见学校实验室里的刘志军刘老师,是我美国之旅中最让人难忘的瞬间。身处波士顿的刘老师为了来见我们一面,千里迢迢乘火车赶到NYC,请我们吃了美国铁板烧,gei我们带了礼物,来了这么久每天汉堡沙拉吃的够够的了,第一次吃到饱胀,味道也相当奈斯,虽然只是短短一晚的相遇,但我永远忘不了那晚我们几个伴着夕阳,一路说说笑笑的画面。
最后一周大多都是自由活动时间,我们自己组成各个小团队,去了康尼岛海滩,“哗!哗!”海浪拍打着礁石,溅起了几尺高的洁白晶莹的水花,海浪涌到岸边,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又恋恋不舍地退回,一次又一次永远不息地抚摸着,在沙滩上划出条条银边,像是给浩浩荡荡的大海镶上了闪闪发光的银框,使大海变得更加迷人美丽。在那里还吃了最有名的“纳森“热狗,玩了具有100多年历史的木制过山车,我们尖叫着,呐喊着,疯狂的享受着每一刻精彩的瞬间。去华尔街看了铜牛和位于百老汇街口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狭窄的街道,高耸的大楼,步履匆匆的人们脸上露出丝丝的疲倦但立刻有精神抖擞的快步向前,我相信他们眼里的前方一定是他们正在追逐的梦想。夜晚热闹非凡的时代广场,让我不禁感叹,不愧是”世界的十字路口“,琳琅满目的商家与剧院,构成了繁盛的娱乐及购物中心。百老汇上的剧院,大量耀眼的霓虹光管广告、以及电视式的宣传板,反映了曼哈顿强烈的都市特性。走近时代广场,四周全是色彩绚烂的霓虹灯和唱跳俱佳的街头艺人,震撼每一个行人的眼球。
去联合国参观,聆听着漂亮的导游小姐姐为我们讲述联合国的历史。我们进入了联合国大楼的入口,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把为了倡导和平而制作的打结的枪。参观了各大会馆,有大会堂,安理会会议厅,托管理事会会议厅,经社理事会会议厅。令我记忆深刻还属那面墙上的照片和一句话,照片是头戴天蓝色钢盔,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的维和部队士兵与当地儿童的合照,士兵眼中的亲切与朴实,和孩子眼中的开心交互呼应,让我不禁感受到爱是无国界的,和平也是无国界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这个世界奉献些东西,作为我们的回报。那句话也是极为经典的一句:“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others do unto you”用中文讲就是孔子先生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我为人处世所遵循的社会法则。
部分同学去Mount Sinai参观了纽约最棒的医院,在Dr.si的讲述下,我们了解了美国医疗体系和与执业医相关的一些信息。不少同学对自己未来的方向有了更加深刻的定位。
当然布鲁克林大桥,曼哈顿大桥,时代广场都不可放过,和burger一下午逛了中央车站,布鲁克林大桥,还有数个footlocker,真是快逛断腿了。
世界那么大,趁着年轻,有什么想法都该去努力实现,不要老是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只有亲身体验过的风雨,才是你真正的自豪的资本。只要你敢想,敢做,世上就没有什么你攀登不了的高峰,度过不了的苦难。就像习主席在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说的:”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不要让明天的你去抱怨今天的你所做出的胆怯的抉择,还是那句话,不去试试,你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